|
—
本帖被 teamiss 執行加亮操作(2012-12-26)
—
比贏更重要的事 文:拜占庭雲雀 
世界上有沒有比贏更重要的事? 好友的老公臨危授命接了小六的導師,安排大隊接力的時候發現班上有位肉腳同學從來沒有參加過大隊接力。從小一到小五通通沒參加過,可見跑步有多慢。
導師跟班上協調之後,全班決定讓這孩子跑第一棒。然後其他的同學說要幫他把輸的部份贏回來。因此第二棒的飛毛腿就退退退,退到接棒區的最後面,等一拿到棒子就衝衝衝。這個第一棒的孩子把棒子交給第二棒,就用手背抹著眼淚。
他們後來還是輸了,但是全班都很嗨。我聽了這件事忍不住眼眶紅了。你知道有的厲害的老師總是可以讓他們班老是在贏,但是也有這樣的老師,讓孩子學會了比贏更重要的事。 為何我們一天到晚聽到人家提到“孩子要贏在起跑點”這句話呢?如果人生是賽跑那一定是場長長的馬拉松,贏在起跑點真的有大家想的那麼重要嗎?相較於贏在起跑點,正確的跑步姿勢與快樂的跑步習慣才更重要吧? 前幾天看到舞蹈家許芳宜的訪問。她說她從不擔心會不會輸在起跑點,她只怕孩子消失在終點。這於我也是當頭棒喝。如果我們老是想贏,永遠只看到終點,那過程的無趣與壓力是不是常常就抹煞了跑步的樂趣?而且人生是風景很美麗的馬拉松,只顧跑忽略風光明媚,沒有領略冷暖寒熱。,沒有注意自己的呼吸,沒有駕馭自己的感覺,只是為了贏而跑,也是很可惜的事。 許芳宜的話真正點醒我的,是我觀察到的孩子們普遍對於“學習”這件事情的態度,的確就是贏在起跑點然後消失在終點。這也是我對於我兒子最寬慰的地方 (他可以讓我寬慰的地方真的很少),他是一個對任何事物都有學習慾望的孩子,去海生館花99元買了導覽之後發現一天之內也可以聽達利的導覽,會用賺到了的心情拼命的聽達利的介紹,或是看我織圍巾也可以衝過來學會做一條送他的老師,或是每一個導覽都衝在第一個位置以免漏聽,甚至自己有一本密密麻麻的筆記記著所有學到的課外的旁枝末節的東西....這種態度很可愛吧!但是呢,他並不是一個會讓老師欣賞的孩子,因為他老是應付不完所有的功課,也沒有辦法守規矩。所以很少老師可以發現他的優點,因為他把所有的時間都拿來寫很多“讓他長大有競爭力”的回家功課。 其實回想每個小小孩三歲之前,每天都在問“這是什麼?”而七歲之前也總是在問“為什麼?”,小小孩的求知欲總是很高的,學習對小小孩子來說是件開心的事。但是當我們開始規定範圍,要求分數,逼迫效率,學習就變成一件苦差事了。我們確定真的還是確定要以這樣的方式餵養我們的孩子嗎?我們一定要用很古板的方式來檢視孩子的學習成效嗎?我們一定要讓孩子以為成績才是最重要的價值嗎? 去除了功利二字,有人可以放鬆開心為了自己的夢想而跳舞,有人可以不求成績而快樂的學習各種知識,有人可以不求名次讓跑步慢的同學也下海參加大隊接力….這個世界上一定有比贏更重要的事。至於是哪些事,就看你的智慧了。 ☆、作者:石佩蓉老師簡 介: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現為高雄縣立仁武高中音樂科教師,藝術與生活科教師,並為高雄市教師管絃樂團團員。 著有同喜文化出版之《媽呀-我的雞飛狗跳育兒日記》一書。作者官格『拜占庭雲雀愛唱歌』http://mypaper.pchome.com.tw/larkfairy
|